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科教兴国战略方面有哪些关注点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2-07

【字号:

分享: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

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党的二十大报告科教兴国战略关注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出重大部署,并以鲜明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前瞻时代眼光,提出“坚持‘三个第一’、实施‘三大战略’、开辟‘两新方向’”等一系列重要论断,把党对当代科技生产力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这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主动提供了行动指南。

将教育、科技、人才三大战略进行统筹部署


回望百年党史把握兴国之要。重视教育、支持科技、关爱人才,是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形成的一条重要经验。从“吃水不忘挖井人”到延安自然科学社,从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到“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从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到自立自强,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再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鲜明体现在党的革命、建设、改革发展历史进程中。党的二十大以强大的历史自信和历史主动,坚决担负起推动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的时代责任,以教育、科技、人才作为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动力源泉和力量所在。

完善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体制。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单独成篇、一体设计、贯通发展,充分体现了党对这一基础战略工作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和系统把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坚持党管人才,是党中央统一领导的核心要义,是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的政治保障。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式现代化的巨轮必将迎着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潮破浪前行。

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

图片

人才引领驱动科教协同深化改革。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为我们指明了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科教改革发展的科学思想方法。把握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必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克服改革倦怠,以自我革命的胆略信心,不断破除教育协同创新、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的体制机制束缚,把蕴藏在各类人才和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创新创造活力充分激发出来,形成人才引领驱动的时代浪潮。

开启国家创新体系效能革命。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系统勾画产学研等创新主体的定位布局,以鲜明的问题导向纵深推进科技体制、科技评价改革,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指明了方向。科技体制、科技评价改革是“点火器”,也是用好科技这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快变量”,把握“科技热战”历史主动的不二选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通过深刻的效能革命,提高国家创新体系的“平战转换”动员能力,锻造“夺隘拔哨”的科技人才队伍,强化政府与企业的创新伙伴关系,打破产学研边界藩篱,形成适应创新变革的新型举国体制。

坚持“四个尊重”为党和人民事业集聚人才。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体现了鲜明的人民立场观点方法。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人才引领驱动的关键在于尊重人才的创新创造。要切实扭转“项目、帽子、表格”式管理方式,简政放权,破除各种繁文缛节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打破学术“山头主义”,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用好用活各类人才,让一切人才的价值得到充分实现,形成“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生动局面,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来,形成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

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坚持“四个面向”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明确了科技支撑引领现代化建设的主攻方向。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现代化的战略基点在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积聚力量,以精兵策略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是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的关键。

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悉国际格局演变规律,准确把握世界潮流浩荡脉动,从广度、深度、速度、精度四个方面高度概括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特征。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的阐述,明确了把握“四度”发展趋势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主战场所在,为我们在新科技革命的时代背景下和现代化的历史坐标中,把握原理、掌握方法提供了指引。领域之“新”,源于跨学科深度交叉,根技术广泛集成、开枝散叶,“高原”之上形成“高峰”;赛道之“新”,集中体现在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融合渗透,数字、生物、能源、太空等经济科技领域方兴未艾,“两新”共同推动世界进入崭新的创新密集时代。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多极化发展,跨界创新、无边界组织创新催生技术的群体性突破。在这场事关国运的竞赛中,传统竞争格局和秩序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甚至颠覆,故步自封、刻舟求剑者将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把握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时代特征。党的二十大报告把高质量发展明确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强调要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创新是第一动力,开放是活力源泉。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必须把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作为支撑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基础设施”,对内贯通产学研协同枢纽,实现创新要素的高效配置,对外畅通与全球创新网络的联结渠道,依托我国具有的巨大、多元应用场景,加速形成“以我为中心”的新型开放创新格局。

自信自强繁荣发展创新文化。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鲜明指出了科技界奋力创造的精神所在和价值坐标,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指明了方向。科学的成就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内核的科学家精神,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于党领导科技发展的百年实践,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科技工作者不仅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中坚力量,更是引领时代风尚的精神文化先锋。坚持行为世范,践行优良学风,以所研报效国家、以所学服务人民,高举服务大众的科学旗帜,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勇做创新文化的旗手,奋力推动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是当代科技工作者的职责所在。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党的二十大开启了科教兴国的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思想,是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的行动指南,更是我们把握历史主动的“根与魂”。我们既要对其中深刻蕴含的“大道理”了然于胸,更要以知行合一的行动自觉,不断将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转化为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迎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不畏难关、敢拓新途,以高水平的自立自强牢牢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主动,不断开辟中国式现代化的通途大道。

  • 附件:
  • 视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